幻灯片1
中国发现结直肠癌发病的新机制
编辑:JIAQI    来源:东洋医疗    时间:2014-06-11 10:40:08    浏览:607次
    大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机构的改变,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逐渐增多,且有年轻化的趋势,居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4位。近日笔者在网上看到一篇关于我国科学家发现了结直肠发病新机制的文章,摘要如下:
  英国《自然-通讯》5月13日晚在线发表了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张令强课题组在结直肠癌发病机制方面的最新成果。此项研究首次在国际上揭示泛素连接酶Smurf1是促进结直肠癌发生发展,并且导致病人预后差的一个重要因子。谢萍、张明华、何珊等研究人员通过对336例病人的结直肠癌样本分析发现,泛素类蛋白通路的修饰酶体系在结直肠癌中也呈现高表达,它们与Smurf1协同作用,促进了对抑癌蛋白的快速降解,从而解释了Smurf1为何具有促癌功能。
  中国科学院院士、蛋白质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贺福初认为,这项研究的另一个科学意义在于,此前学术界揭示的这种连接酶均为锌指类型,而Smurf1则属于全新类型的连接酶,两者作用机制不同,并且Smurf1所代表的模式从酵母到哺乳动物都是保守存在的。这为深入理解类泛素化修饰的生物学意义与作用机理开启了新的思路。
  据张令强研究员介绍,此项工作受到了国家自然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国家科技部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的联合资助,其成果有助于临床对结直肠癌预后的判断。此外,他们正在研发的抑制剂有望用于结直肠癌的临床治疗,研发Smurf1酶活性的小分子抑制物也将可能成为新的抗肿瘤药物。
  大肠癌的发生与高脂肪低纤维素的饮食、大肠慢性炎症、大肠腺瘤、遗传因素、吸烟等都有关系,因此,笔者认为,调整自己的生活饮食习惯、定期接受健康检查,才是预防疾病保持健康最好的方式之一。
技术支持: 天津网站建设网络公司
天津软件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