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避免给孩子使用iPad和手机
编辑:JIAQI 来源:东洋医疗 时间:2014-06-11 10:58:05 浏览:894次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加之人们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IPAD等电子产品基本上家家都必备了,孩子们的玩具也已经被这些电子产品替代了,因为这些电子产品,孩子们的视力已经越来越差,不得不让家长朋友们着急,今天,笔者和大家分享一下IPAD以及手机给孩子们的眼睛带来的伤害。
据调查显示:玩10分钟手机相当于看30分钟电视
iPad
●孩子视力平均下降到41.7度近视状态
●泪膜破裂时间平均为5秒
平均每分钟眨眼4.67次
连续看20分钟液晶电视
●孩子视力平均下降到18.8度近视状态
●泪膜破裂时间平均为6.7秒
●平均每分钟眨眼9次
今年初,杭州有部分小学规定:视力4.6以下的学生不能评“三好学生”。不说这条规定引来的各种争议,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现在孩子的视力确实越来越差了。
很多家长把这归咎于电子产品,最早是电视,后来是电脑,现在又添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对这些电子产品的诱惑,孩子们的抵抗力几乎为零。
《好奇实验室》以为,让孩子完全不接触电子产品,其实是个伪命题,我们想替家长们求证的是一个“两害相权取其轻”的问题——也就是这些电子产品对孩子视力的破坏力究竟相差了多少?
在介绍实验过程前,《好奇实验室》首先要代表所有家长感谢浙江省眼科医院三位医务人员,他们拿自己的孩子做了这次实验——
陈岩,浙江省眼科医院视光诊疗中心副主任,女儿嘻嘻,6岁
张赟,浙江省眼科医院公益医疗部,女儿伽伽,6岁
杨杰,浙江省眼科医院信息中心主任,儿子果果,6岁。
在4天时间里,眼科医生们分别让3位孩子使用、观看iPhone、iPad、42寸液晶电视和投影仪,通过对比孩子的屈光度、泪膜破裂时间和一分钟眨眼次数的前后变化,来判断它们对孩子视力的伤害程度。
需要说明的是:实验对3位孩子视力产生的变化是短暂的,验光时出现临时性的近视度数也是一个可逆过程,通过一段时间缓解可以完全恢复到正常,对孩子眼睛绝对安全。
实验场地:浙江省眼科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全国通用的标准对数视力表起草单位。
指导医生:浙江省眼科医院视光诊疗中心副主任侯立杰、浙江省眼科医院视光诊疗中心副主任陈岩。
实验对象:3位孩子的两眼裸眼视力均为5.0,6岁年龄段,正是孩子眼睛快速发育阶段,比较娇嫩,对外界反应比较敏锐,相对于有课业负担的中小学生而言,实验数据更准确。
玩20分钟iPhone 三位孩子平均视力接近轻度假性近视状态
检测项目一:屈光度
屈光度,也就是常说的近视、远视度数,能直接地反映眼睛的视力水平。
屈光度负值越大,说明近视度数也越大。比如,检查视力时医生标的-0.500D,就是指近视50度,也可以写-50度。
“短时间内近视度数增加50度,算是假性近视,只要眼睛立刻看远放松调节,视力会马上恢复。但经常性地出现50度,就会变为真性近视50度,这个近视状态就恢复不了了。”
玩20分钟iPad 泪膜破裂时间与干眼症患者相当
检测项目二:泪膜破裂时间
泪膜,就是由泪液在眼球中形成的一层薄膜,能够滋润眼睛,缓解疲劳。泪膜破裂时间,是反映视力疲劳的重要指标。
“在临床上,如果眼睛在放松状态下做检测,泪膜破裂时间在5秒以内,是诊断干眼症患者的一个重要依据。”
揉眼睛这样一个小动作,其实说明眼睛已经很疲劳了。
连续看20分钟投影
●孩子视力平均下降到10.4度近视状态
●泪膜破裂时间平均为6.3秒
●平均每分钟眨眼12.67次
连续20分钟iPhone
●孩子视力平均下降到43.8度近视状态
●泪膜破裂时间平均为5.3秒
●平均每分钟眨眼7.67次
连续玩20分钟iPad
●孩子视力平均下降到41.7度近视状态
●泪膜破裂时间平均为5秒
●平均每分钟眨眼4.67次
连续看20分钟液晶电视
●孩子视力平均下降到18.8度近视状态
●泪膜破裂时间平均为6.7秒
●平均每分钟眨眼9次
孩子玩iPad有多关注? 一分钟只眨了4次眼
检测项目三:眨眼次数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如果长时间盯着某样东西不眨眼睛,眼睛是非常容易酸痛的而在临床上,眨眼次数,可以反映泪膜功能的稳定程度。
通常情况下,正常人眨眼频率是15—20次/分钟,低于这个值就说明眼睛处于紧张状态,容易导致眼疲劳、眼睛干涩、视力下降。
专家指出:“抛开遗传因素,导致近视的原因主要是用眼环境。”,这个环境包括用眼的距离、时间、姿势、光线等。
首先说距离,这是手机和平板电脑在护眼上最大的短板,儿童眼睛特别敏感,近距离工作时间久了,眼睛就需要一个调节,调节功能使用多了,会导致调节紧张与痉挛,也就是俗称假性近视。对于电子产品,一般要求观看距离是电子产品屏幕对角线的3-5倍。以iPad为例,屏幕对角线大约是25厘米,那么观看距离至少要75厘米,相当于成年人手臂的长度——这个距离对孩子来说,连看动画片都很难做到,更不用说需要动手玩游戏了。
再来说说时间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儿童眼及视力保健技术规范》,建议儿童(2-6岁)操作电子视频产品时间每次不宜超过20分钟,每天累计时间建议不超过1小时。如果按照这个标准,试问哪位家长能保证自己孩子做到呢?
另外就是姿势:现在很多小朋友在用电脑的时候,坐的都是成人的座椅,因为位置低,小朋友经常仰视着玩电脑。“观看电脑的屏幕略低于我们水平视线以下10-15度。眼球暴露在空气中的面积明显增大,泪膜破坏的时间缩短,更容易产生视疲劳。”
最后是光线有些小朋友有躲在被窝或者黑暗的地方玩手机的习惯,这对眼睛的损害是非常大的。
无论是看书写字还是玩手机,环境太亮或者太暗,都容易产生视疲劳。而长时间在暗环境中玩手机,瞳孔会放大,眼压升高,长期以后就会变青光眼,尤其是家族中患有青光眼的人。另外,眼压升高,眼球会变大,越容易近视。
综上所述,为了我们的下一代健康。应避免儿童长时间接触电子产品。
据调查显示:玩10分钟手机相当于看30分钟电视
iPad
●孩子视力平均下降到41.7度近视状态
●泪膜破裂时间平均为5秒
平均每分钟眨眼4.67次
连续看20分钟液晶电视
●孩子视力平均下降到18.8度近视状态
●泪膜破裂时间平均为6.7秒
●平均每分钟眨眼9次
今年初,杭州有部分小学规定:视力4.6以下的学生不能评“三好学生”。不说这条规定引来的各种争议,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现在孩子的视力确实越来越差了。
很多家长把这归咎于电子产品,最早是电视,后来是电脑,现在又添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对这些电子产品的诱惑,孩子们的抵抗力几乎为零。
《好奇实验室》以为,让孩子完全不接触电子产品,其实是个伪命题,我们想替家长们求证的是一个“两害相权取其轻”的问题——也就是这些电子产品对孩子视力的破坏力究竟相差了多少?
在介绍实验过程前,《好奇实验室》首先要代表所有家长感谢浙江省眼科医院三位医务人员,他们拿自己的孩子做了这次实验——
陈岩,浙江省眼科医院视光诊疗中心副主任,女儿嘻嘻,6岁
张赟,浙江省眼科医院公益医疗部,女儿伽伽,6岁
杨杰,浙江省眼科医院信息中心主任,儿子果果,6岁。
在4天时间里,眼科医生们分别让3位孩子使用、观看iPhone、iPad、42寸液晶电视和投影仪,通过对比孩子的屈光度、泪膜破裂时间和一分钟眨眼次数的前后变化,来判断它们对孩子视力的伤害程度。
需要说明的是:实验对3位孩子视力产生的变化是短暂的,验光时出现临时性的近视度数也是一个可逆过程,通过一段时间缓解可以完全恢复到正常,对孩子眼睛绝对安全。
实验场地:浙江省眼科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全国通用的标准对数视力表起草单位。
指导医生:浙江省眼科医院视光诊疗中心副主任侯立杰、浙江省眼科医院视光诊疗中心副主任陈岩。
实验对象:3位孩子的两眼裸眼视力均为5.0,6岁年龄段,正是孩子眼睛快速发育阶段,比较娇嫩,对外界反应比较敏锐,相对于有课业负担的中小学生而言,实验数据更准确。
玩20分钟iPhone 三位孩子平均视力接近轻度假性近视状态
检测项目一:屈光度
屈光度,也就是常说的近视、远视度数,能直接地反映眼睛的视力水平。
屈光度负值越大,说明近视度数也越大。比如,检查视力时医生标的-0.500D,就是指近视50度,也可以写-50度。
“短时间内近视度数增加50度,算是假性近视,只要眼睛立刻看远放松调节,视力会马上恢复。但经常性地出现50度,就会变为真性近视50度,这个近视状态就恢复不了了。”
玩20分钟iPad 泪膜破裂时间与干眼症患者相当
检测项目二:泪膜破裂时间
泪膜,就是由泪液在眼球中形成的一层薄膜,能够滋润眼睛,缓解疲劳。泪膜破裂时间,是反映视力疲劳的重要指标。
“在临床上,如果眼睛在放松状态下做检测,泪膜破裂时间在5秒以内,是诊断干眼症患者的一个重要依据。”
揉眼睛这样一个小动作,其实说明眼睛已经很疲劳了。
连续看20分钟投影
●孩子视力平均下降到10.4度近视状态
●泪膜破裂时间平均为6.3秒
●平均每分钟眨眼12.67次
连续20分钟iPhone
●孩子视力平均下降到43.8度近视状态
●泪膜破裂时间平均为5.3秒
●平均每分钟眨眼7.67次
连续玩20分钟iPad
●孩子视力平均下降到41.7度近视状态
●泪膜破裂时间平均为5秒
●平均每分钟眨眼4.67次
连续看20分钟液晶电视
●孩子视力平均下降到18.8度近视状态
●泪膜破裂时间平均为6.7秒
●平均每分钟眨眼9次
孩子玩iPad有多关注? 一分钟只眨了4次眼
检测项目三:眨眼次数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如果长时间盯着某样东西不眨眼睛,眼睛是非常容易酸痛的而在临床上,眨眼次数,可以反映泪膜功能的稳定程度。
通常情况下,正常人眨眼频率是15—20次/分钟,低于这个值就说明眼睛处于紧张状态,容易导致眼疲劳、眼睛干涩、视力下降。
专家指出:“抛开遗传因素,导致近视的原因主要是用眼环境。”,这个环境包括用眼的距离、时间、姿势、光线等。
首先说距离,这是手机和平板电脑在护眼上最大的短板,儿童眼睛特别敏感,近距离工作时间久了,眼睛就需要一个调节,调节功能使用多了,会导致调节紧张与痉挛,也就是俗称假性近视。对于电子产品,一般要求观看距离是电子产品屏幕对角线的3-5倍。以iPad为例,屏幕对角线大约是25厘米,那么观看距离至少要75厘米,相当于成年人手臂的长度——这个距离对孩子来说,连看动画片都很难做到,更不用说需要动手玩游戏了。
再来说说时间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儿童眼及视力保健技术规范》,建议儿童(2-6岁)操作电子视频产品时间每次不宜超过20分钟,每天累计时间建议不超过1小时。如果按照这个标准,试问哪位家长能保证自己孩子做到呢?
另外就是姿势:现在很多小朋友在用电脑的时候,坐的都是成人的座椅,因为位置低,小朋友经常仰视着玩电脑。“观看电脑的屏幕略低于我们水平视线以下10-15度。眼球暴露在空气中的面积明显增大,泪膜破坏的时间缩短,更容易产生视疲劳。”
最后是光线有些小朋友有躲在被窝或者黑暗的地方玩手机的习惯,这对眼睛的损害是非常大的。
无论是看书写字还是玩手机,环境太亮或者太暗,都容易产生视疲劳。而长时间在暗环境中玩手机,瞳孔会放大,眼压升高,长期以后就会变青光眼,尤其是家族中患有青光眼的人。另外,眼压升高,眼球会变大,越容易近视。
综上所述,为了我们的下一代健康。应避免儿童长时间接触电子产品。